2)第805章 倭国反叛_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劳,兼之黄先生懂得南洋各国语言,太孙选择黄先生也是理所当然。”

  “现在吴城已经平稳,各项律法周全,即便黄先生离去,也不会生出太大影响。”

  “倒是允炆,不可再作这等模样,对于黄先生来说得到朝廷的认可,是他的喜事,你跟黄先生是有着师徒情谊的,他现在去了暹罗,多少要顾念着情分,届时我吴城也能得他帮助一二。”

  “太孙令旨不可违,直接传来吴城,自没有了转圜的余地,事已至此就不要多想了,免得不好的话被传了出去。”

  对于现在的生活,吕氏已经感到很满意了,吴城不大,但在这里也不缺什么,哪怕是京师的一些货物也能买到,无非是贵了些,这点钱财对于吕氏来说不算什么。

  她担心的是允炆闹得太过,最后传到京师去,让在京师的太孙不舒心了。

  太孙不舒心,她们娘俩更舒心吗。

  其实在吕氏看来,调走黄子澄对于允炆来说其利大于弊,黄子澄确实是为吴城的建设做出了很大贡献,但与此同时整个吴城的权力也集中在黄子澄手里。

  允炆学着太孙搞什么垂拱而治,放权于黄子澄,然而吴城的情况那能跟大明比吗。

  加上吴城这上上下下的官员,几乎八成都是来自于黄子澄的徒子徒孙,整个吴城大小事情都是黄子澄一言而决。

  吕氏说过几次,不过朱允炆没当回事,好在吴城背靠大明,些许事情算不得多大,也就没当回事了。

  现在黄子澄一走,权力自然就回归到了自家儿子手里。

  朱允炆听着母亲的话,怒气渐渐的平息了下来。

  说到底他这也是无能狂怒,没有丝毫意义,于是委屈道:“黄先生若是离了吴城,他的那些学生们也大有可能请辞跟随,这王宫里怕是一下子要冷冷清清。”

  吕氏摇头道:“你这是想多了,本身吴城也不需要太多官员便能治理妥当,先前是因黄先生的关系,虚设了许多职位以安置他的那些学生们,反而让吴城上下官职臃肿,政令难行。”

  “如今黄先生一走,也正好让各衙门精简一些,剩下不少俸禄,且你也不用太多担心,官职在这里,虽是要走一批,但不少也会留下。”

  “那暹罗刚刚城破,各地虽说归附但贸然前去哪里不是步履艰难,没那么好办事的,聪慧些的自然能想通。”

  吕氏这么一说,朱允炆也放心了不少。

  只不过脸上带着几分犹豫迟疑。

  吕氏瞧着允炆这神情问道:“可是还有什么放心不下的。”

  朱允炆沉默少许,抬头问道:“娘,我虽为吴城藩王,可这藩王当得实属窝囊,手里没兵,外面无势,去年朝廷一道命令过来,就调走了我三万精兵,今日一道令旨过来,我吴国大臣也被调走。”

  “说是藩国,与一大明城池何异,或许大兄也从

  请收藏:https://m.4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