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3章 足大明数百年之需_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其中主要的想法,就是让琉球成长起来,取代倭国的地位。

  这个政策确实也得到了很好的实施,后来的琉球一度在综合国力上压制倭国,海上贸易发达,号称万国津梁。

  琉球作为藩属国,对于大明极为忠诚,或者说对于整个神州大地一直忠诚。

  自洪武五年成为藩属国开始,其中延续五百年,哪怕大明灭亡,满清即位也未停止朝贡。

  直到满清末年,倭国强令琉球王国停止对满清的朝贡,并改用倭国年号。

  而后宣布琉球废藩置县,完成所谓的‘琉球处分’,将琉球强行并入倭国,设冲绳县,至此,琉球王国覆亡。

  朱英听完茹瑺的意思,沉吟片刻,便将倭国境内金山银山遍布的消息说了出来。

  然而这不但没有引起茹瑺的好感,反而下意识的想要冷笑一声。

  不过茹瑺很快就察觉到,自己的旁边坐着的是陛下,连忙把冷笑憋了回去,只是面部的肌肉抖了抖。

  这才说道:“朱公子莫要见怪,我曾经度过蒙元使臣赵良弼,在倭国三年的随记,可没有像朱公子所言的金山银山。”

  听到这话,朱英有些尴尬。

  对于赵良弼出使倭国,他并没有丝毫印象,心中认为大明对于倭国完全不了解。

  下意识的看了看老爷子,只见老爷子偏过头去。

  显然,这个事情,老爷子也是清楚。

  朱元璋博览群书,当初受到倭国的羞辱,曾下令搜集过所有关于倭国的记载,对于倭国,并没有朱英想象中的陌生。

  之所以没有直接反驳朱英,只是朱元璋估计大孙的颜面,直接捅破感觉会伤到大孙的自尊。

  茹瑺对于朱英,本来心中就极为怀疑,自然不会顾及这么多。

  石见银山是蒙元末期才会发现,开始开采。

  而且由于勘测技术不发达的缘故,现在的倭国境内石见国也不知道,石见银山会有如此大的储藏量。

  两百年后,在十六世纪至十七世纪上半期的鼎盛时期,倭国银约占世界产银量的三分之一,其中大部分便是来自于石见银山。

  其中不仅仅是银矿,在开发间还陆续发现黄铜矿、黄铁矿、方铅矿等矿脉。

  尴尬过后,朱英微微沉吟,说道:“茹尚书有所不知,我从海外番商那里得来消息,目前倭国境内石见国,已然发现巨大银山。”

  “番商中有善于查勘矿脉者,初步判断其银矿蕴含量巨大无比,骇人听闻,堪称平生所见之最。”

  朱元璋闻言,眼中闪过一丝了然。

  他算是明白了,为何大孙对于征伐倭国如此在意,原来是因为了发现银山矿脉。

  朱元璋微微皱眉,大孙终究还是被限制在商人的身份中,过于追求利润。

  不过区区一座银山,难不成还能跟大明内的银山相比?

  想到这里,朱元璋不由问道:“大孙你具体说说,那银山估摸着能够产出多少银子。”

  朱英淡淡的说道:“倭国内的石见银山,足够如今大明,数百年所需。”

  听到这话,茹瑺直接僵住。

  朱元璋更是站起身来问道:“大孙此言可当真!”

  朱英神色平静的回道:“自是千真万确,早在数月以前,我便差心腹过去再次确认过,绝无半分虚假。”

  “甚至心腹回来汇报,银山的储量,比之前的预估,只高不低。”

  请收藏:https://m.4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