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百八十一章 周同的战术_抗战之我的纵横人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参战的炮兵战士,除了迫击炮手之外,其余的都是周同一手培养出来。再加上原来一直实际上负责部队的培训,在炮弹有限极少能进行实练的情况之下,周同制定了一套相当有效的战术。

  按照他的战术规定,只要战前准备时间充分,他会将整个战场制成一张简易地图。并将这张地图平均分为多少个区域,并分别标上号码。在战斗开始之后,只要按照标图上划分的区域,按照周同的命令打几号区域、几发急速射,将炮弹打出去就完事了。

  这种战术虽说有效,但其实有些浪费炮弹。可这对周同来说,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部队整体文化素质太低,对于炮兵技术学习太费力气。你让一个大字都不识的普通战士,去在短时间之内学习坐标方位计算这可能吗?

  尽管在组建炮兵连的时候,李子元已经尽可能的将有文化的战士调给炮连。但学习掌握炮兵知识,可不单单是会识字那么简单。炮兵观察员和一炮手,都要有一定的数学底子。前边能够迅速的测算出需要的坐标,后边的炮手要能根据坐标调整好炮的目标。

  部队的文化底子太薄,尽管很多战士入伍之前虽然不认识字,但至少数数都会。可关键的问题是,这还需要一套复杂的计算。这无疑对那些文化底子薄的战士,是一个相当严峻的考验。眼下部队战士不缺,但合格的观瞄员是相当缺乏的。

  至少在部队基本素质达到周同要求之前,周同得拿出一套变相解决问题的办法。经过冥思苦想,周同最终拿出了这个办法。其实这也不怪周同,后世的解放军真正炮兵底子,除了一些留苏的干部培养之外。

  大部分的底子,都来自内战时期的重庆方面军队。不仅炮兵,绝大多数的技术兵种部队,人员连同装备都来自那边。要不怎么后世一直在说,那边的最高领袖是解放军的运输大队长,以及最好的兵种学校校长外加训练总监部长。

  但现在,八路军没有这个条件。虽说也有相当的摩擦,但是像几年之后,各部队中充满解放战士的情况,现在不可能出现。炮兵人才不是没有,但基本上都是在教导队或是中央工作。这些人都是宝贝,在炮都没有几门的情况之下,也不可能放到前线。

  为了加快学习进度,周同就搞出了这么一套办法来,而且是下了苦功练习的。当周同下达了对准日军炮兵阵地所在区域,以最快的射速打出十发急速射之后,所有的炮兵都在超水平发挥。日军炮兵阵地,瞬间变成了一片火海。

  可以说,这段时间这些炮兵感觉到压抑坏了。一打壶北的时候,三炮没有打开一个城门,让这些炮兵感觉到在步兵面前抬不起头来。步兵战士可不知道晋造炮弹,与日造炮弹有什么区别,他们还是

  请收藏:https://m.4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