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章 束泉水_大宋小县令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提着水瓮,就循那大路往上走。

  这黑松山山势连绵,密林森森,一直有不少神魔仙妖的传说,也是一巍峨的灵山宝地。梁玉喜走的这条大路,还直通山上那闻名的一道观,叫作三清宫,据说廟宇甚是雄伟。

  在前朝,佛道两家被朝廷折损,寺庙道观毁坏不少,僧人道士被官府四处驱离,三清宫的道人也为躲避灾祸离观四散。宋太祖开国,尊崇佛道两家,朝廷重拨了金银对廟宇进行修缮,四散的道人就渐渐回来了一些,香火也渐渐的有了。

  一路上,梁玉喜不敢怠慢,不多时辰就顺山路,寻到了那山泉水之处。只见那泉水蓄成一汪小潭,青石板围边,旁边写有束泉两个大字。梁玉喜看天色差不多时,拿出更漏,午时三刻一到,就取了满满一瓮泉水。

  起身时,梁玉喜寻思了一番,在日光树影清晰之处,就拿石头在泉水边的青石上刻画了一道,以标记时辰。这也是这小子与同龄人比,一点过人之处的地方,凡事都想得周全些。

  往回走的一路,也未见甚香客樵夫,梁玉喜就只顾埋头疾行。在城里,就听闻这山的猎户说,黑松山飞禽走兽不少,甚至还有大虫出没,尤其夜间,万万不敢一人独行。梁玉喜一是怕山路上猛地跳出一条大虫,也怕耽搁了时辰。

  走了一阵,一时有些尿急,又怕大路上有人路过,就想到前面不远处有一茅厕,就奔那茅厕而去。

  刚到茅厕处,里边急匆匆出来一个道人,身材魁梧,面如黑炭,大步流星的与他擦肩而过。梁玉喜见道人走远,将水瓮放在路边,进到茅厕内。

  事毕出门时,梁玉喜抬头就见那柴门上搭了一条褡裢,陈旧得与那柴门混同一色,不仔细还不太引人注意。梁玉喜寻思着取下褡裢,沉甸甸的,用手一翻看,才发现褡裢里装了几锭银子,合有一百两,另还有一封火蜡封了的书信。

  梁玉喜虽是大户人家的小厮,这么多钱也算常见,但这意外之财,还是头一次遇上。梁玉喜寻思,这笔钱财不是小数,那丢失之人一定内心焦急,会回来寻找。

  但也一时有些拿不定主意。他拿不定主意的,不是该不该贪这意外之财,他是想,如果自己走了,这褡裢就可能被不义之人取了,如果自己在这儿等候,也不知那人什么时候寻得回来,老爷煎药的清泉水就耽搁了。

  焦躁了一阵,他想到了他娘日常的教诲。他娘虽是个目不识丁做粗活的下人,不过,她一直给自己说得最多的,就是要重这仁义二字。他娘常叨叨,千金散尽还复来,仁义二字金不换。梁玉喜知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https://m.4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