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一十三章 纸牌堆成的房子_好莱坞之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社会政治环境。

  比如《洛丽塔》在美国公映时便掀起轩然大波,为了能让影片过审,连斯坦利-库布里克这种大尺度的导演,都只好将洛丽塔的年龄由12岁改为14岁,同时在情节上删减了部分尺度过大的内容,并有意提高了道德批判与犯罪情节在影片中所占的比重。

  当然,斯坦利-库布里克对小说的改编并非全都为了满足将原著电影化,而是从电影创作的角度,严格掌控内容,出于艺术表现的考虑对内容删减或增加,并选择自己独特的切入角度进行拍摄,才有这部极具个人风格的改编影片。

  小说向影视作品的改编,并非以忠实重现原著为要务,改编不是简单的从一部作品到另一部作品的转换,而是创作另一部有自己深度、自己活力、自己自主权的新作品。

  想当年的斯坦利-库布里克为了影片,做出了必要的变动,墨菲现在也会根据实际的社会情况做出一定的变化——所有的角色都要比小说中更加黑暗、阴险和卑鄙。

  按照好莱坞的传统主角来说,这部剧集里面的主要人物,都是些彻头彻尾的坏蛋,甚至没任何可取之处。

  坐在书房里面,墨菲确定好思路,又一次拿起了迈克尔-多布斯的小说,小说封面上最显眼的无疑就是“”的书名。

  ““是英文中的固定表达,用太平洋对岸的方式直译过来就是“纸牌堆成的房子”,引申为“不牢靠的计划”,解释为“危如累卵”也可以。

  当然,按照墨菲曾经的叫法,《纸牌屋》会更加合适。

  这部政治小说的名字,就直接反应出了实际的内容,《纸牌屋》的“屋”指的是众议院,而“纸牌”就是指玩牌的筹码,单看这一双关的书名,就可以猜到男主角是在复杂诡谲的政治桌面上,玩起了权力的游戏。

  “你确定这样的主角没有问题?”盖尔-加朵从旁边走过来,拿起了桌子上的小说,“他的所作所为很让人反感,观众会不会因为讨厌主角而进一步厌恶整部剧?”

  墨菲已经确定了几个主要角色的名字和一些人设,她也看了,没有太好的印象。

  “不会。”墨菲似乎很有信心,“弗兰克-安德伍德不比《消失的爱人》的主角,尤其是女主角更坏,想想吧,亲爱的,这部电影之后,查理兹-塞隆赢得了多少粉丝的支持?”

  他想了想,说道,“时代已经变了,黑色电影会流行,暗黑系的剧集同样会,现在的观众早就厌烦了看老好人一样的主角,一些坏的有特色的角色,同样会受人追捧。”

  盖尔-加朵回到自己的书桌前,坐下翻开小说,颇有些无奈,墨菲作品中的主角,根本就没有好莱坞传统意义上的好人,哪怕是超人克拉克-肯特,都被他赋予了阴暗面。

  墨菲从柜子里翻出一

  请收藏:https://m.4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