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一十四章 最坏的主角_好莱坞之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处处露怯,即便是深谙其道,也不好把握尺度。

  所以,很多政治题材就被烂在肚子里。

  其实保罗-威尔森说的非常切合墨菲的要求,《纸牌屋》的最大魅力,就在于看上去异常真实。

  因为与其说这部剧是美国政治的写照,不如说它是既夸张又竭力营造真实感的、腹黑政治人物的奋斗史。

  比如为了真实感,墨菲就特意在提纲上标注要有随处可见的饮酒场景,因为喝酒在美国就是一种生活方式,不仅是社交场合最佳润滑剂,也是基本是生活必备品,哪怕是议员和总统,也会在办公室里放几瓶酒。

  像尼克松爱喝拉菲,克林顿爱喝各种啤酒,小布什在年轻时犯过酒驾,奥巴马甚至在白宫开了个小作坊酿啤酒,这些都不是秘闻。

  “就像保罗说的那样……”

  接着保罗-威尔森的话,墨菲对在座的编剧强调道,“我们要让观众看上去,这部剧就是对美国政治进行了深度的剖析。”

  几个编剧都在认真的听,他们也不傻,墨菲在圈内业务上的名声虽然好,但花费大价钱的片酬,肯定是要让他们显示出自己的价值。

  如果不能符合要求,必然会被换掉,再找一个报酬这么高的工作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墨菲又说道,“你们可以根据现实的例子进行适度的改编,灵活运用到剧本的编写当中。”

  曾经他看过的那部剧中,据说很多情节都是参照现实中的例子改编,这让整部剧起来显得非常真实,尤其是政治圈子以外的人。

  虽然那时的墨菲没见过真实的美国政治是什么样,但也不会相信傻乎乎的相信政治是充满正能量的,在他的认知里面,政治远比商业要黑暗的多。

  而那部《纸牌屋》恰好将美国政治的种种丑与恶不加掩饰地展现出来,这就让他这种外行觉得很真实。

  至于剧情跌宕起伏环环相扣什么的就不说了,作为一部好剧,精彩的剧情是最基本的,他认为这部剧最吸引人的亮点还在于主角够坏,可以说《纸牌屋》主角弗兰克-安德伍德是他看过所有美剧中最坏的主角。

  但正所谓主角不坏,观众不爱。

  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信息的透明度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丑与恶被揭露出来,观众的口味也在慢慢改变。

  就像他的黑色电影越来越流行,并且能杀入主流电影圈一样,观众们不再傻傻的相信世界是美好的,正义总是能够战胜邪恶的。

  这并不是说人们变得越来越邪恶,而是说人们变得越来越理性。

  稍稍想了一下,墨菲又说道,“这本书的原著作者曾经是英国的保守党副主席,这对我们是很有利的一点,也容易让观众相信真实性。所以,你们要让剧中的各种政治操作都看起来有迹可循,让平时对政治毫无概念的观众也

  请收藏:https://m.4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