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百一十二章 歌舞片_重生美国当大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称“镍币影院”。

  戏院老板兼房产经纪人约翰?p?哈里斯(John)及其妹夫哈里?戴维斯(HarryDavis)这两位业主以此低廉票价大做广告。结果从上午8点到夜间论点,戏院96个座位座无虚席,镍币滚滚而人,平均每星期收入1000元以上。

  “镍币影院”的主要顾客是来自社会最贫困阶层的美国移民。“镍币影院”的成功很快在美国掀起一个仿效的热潮,不仅为美国带来巨额经济收入而且极大刺激了美国发行放映事业和制片业。到1906年,匹兹堡一地估计有100个放映场所,到1908年,全美有8000到一万家相同形式的放映厅。

  因吹斯听的是“5分钱电影院”的创办者大都为新近移民,特别是逃离中欧的犹太人,有鞋匠、商人、工人。这些人中有一些后来成了电影届的大人物。

  从1915年开始进入了第二个阶段,那就是“电影宫”时期。

  这些MoviePlace就和后世的电影院有点像了,极尽豪华之能事,所以有的孩子才以为自己来到了天堂。而且这些剧院的座位起码就有两千个,最高能有五千个,比歌剧院还要歌剧院。

  这标志着美国电影从底层民众的娱乐变成了社会中层以上阶级的爱好。门票也从五美分上升到了一美元以上。要知道,此时美利坚的“民工”和“厂妹”们每周收入不过四、五美金。

  第一家电影宫是芝加哥的“中央公园剧院”,老板巴拉班-卡茨又在芝加哥连续兴建了三家同样规模的电影院,可谓是日进斗金。

  然后到了1925年就进入全国连锁院线的阶段。

  这位卡茨先生和当时好莱坞最大的制片公司拉斯基公司结盟,不仅巩固了旗下电影院的的片源,而且还借此进一步扩张了院线地盘。

  拉斯基公司(FamousPlayersLaskyCorporation)正是派拉蒙影业的前身。巴拉班-卡茨体制由此转型为派拉蒙剧院公司。全美第一家真正的连锁院线正式形成。

  没错,此君也是一位犹太人。不得不说,犹太人在商业上确实加过不少点数。

  其实这也是美利坚连锁商业建立的一个缩影。全国性的连锁商家首先出现在食品业和零售业,然后迅速扩大到药品、汽车、加油站和服装店,最终影响到了电影放映业。

  所以说,袁燕倏的出现正是美国电影放映业从第二个阶段向第三个阶段发展的时期。他正好可以“截个胡”。

  此时的袁大师背靠华尔街金融资本,和手握有声电影专利权的爱迪生公司是同盟关系,而且还有着此时美利坚第一大导演。

  拥有“天时地利人和”的他要是不建立自己的院线,而是眼睁睁地看着犹太人在这一行业做大

  请收藏:https://m.4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