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六十章 小摩根 上_重生美国当大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美国商人乔治-福斯特-皮博迪(GeorgeFosterPeabody1795–1869)移居已经确立了世界金融中心地位的伦敦,并开起了银行。

  而当时的金融业依然是罗斯柴尔德们掌控的世界,不过皮博迪靠着贩卖美国证券以及提供融资赚了一大笔钱,所积累的45万英镑资本仅次于罗斯柴尔德和巴林这两家金融巨头。

  在1851年皮博迪邀请了同样来自美国的朱尼厄斯-斯潘塞-摩根(JuniusSpencerMorgan)成为银行合伙人。

  他们在伦敦的生意兴隆,成功地把大量英国游资引入资金极度匮乏的美国。“摩根帝国”由此诞生。

  话说摩根财团的缔造者之一的皮博迪也算是一个奇人,前半生令人不可置信地吝啬。

  传说有一次他病的厉害,他的合伙人JS摩根劝说他回家休息,于是他拿上雨伞走出办公室。

  20分钟后,朱尼厄斯发现他还站在路边淋雨,就跑出来问他:“皮博迪先生,你该回家了。”

  他答到:“是呀,我是要回家。可是只过了一辆2便士的马车,我想等一辆1便士的。”

  而此时他的银行帐户已经有100万英镑。

  可是此君到了后半生,那是令人不可置信地慷慨。当时人说,“他晚年的行善就像早年的贪婪一样无度”。

  他给伦敦的贫民建造社区,因此获得了“伦敦荣誉市民”的称号。在美国,他向耶鲁大学捐赠了一个历史博物馆;向哈佛大学捐赠一座考古学和人类文化学博物馆;还为南部被解放的黑人设立一项教育基金会。

  甚至连法国大文豪雨果曾经写道:“这个世界上,有充满恨的人和充满爱的人,乔治-皮博迪属于后者,正是在这种人的脸上,我们看到了上帝的笑容。”

  在皮博迪退休以后,朱尼厄斯-摩根接掌了全部生意,并将公司改名为朱尼厄斯-S-摩根公司(JuniusS.MorganandCompany)

  所以他的儿子JP摩根才能去瑞士和德国留学,还读过著名的德国哥廷根大学,就是叔本华和尼采当过教授的那个哥廷根大学。

  实际上,十九世纪末到一战之前,美利坚很多富家子弟去德国求学,比如“北美边际学派第一人”的克拉克教授。

  因为当时正是德国处于世界学术最顶端、最辉煌的时期。欧美各国的学生纷纷以去德国留学为荣,尤其是哥廷根大学和柏林大学这两所名校。

  在这个时期如果一位学者没有德国的学习经历,会被认为没有受过完整的学术训练。而德语也成为了国际通用的学术语言,甚至英美国家的许多论文都是直接以德语命名的。

  就经济学而言,这个时期德国历史学派如日中天,完全能和英国古典经济学派分

  请收藏:https://m.4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