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九十五章 小事记_重生美国当大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立即入住了萨佛伊大饭店。

  7月1日,他和朋友们在萨佛伊大饭店召开了一次舞会。在舞会上他结识了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女士,两者迅速成为了‘亲密朋友’。

  不过因为一些误会,他和他的老朋友徐志摩发生了一些不那么愉快摩擦,后者中途离席。

  7月2日,袁燕倏在中午拜访了中华民国驻英公使馆,并且和顾维钧夫妇和魏明娘女士共进午餐。晚上他和三位日本朋友,野村吉三郎,山本五十六,井上成美喝了一顿花酒。

  7月3日,徐志摩在陈西滢的陪同下去萨佛伊大饭店向袁先生负荆请罪,据信两人应该是重归于好。因为跟踪者发现他们三人一起共进午餐的时候气氛非常融洽。

  7月4日至6日,袁燕倏一行人游览伦敦。据跟踪者报告,期间他在大英图书馆停留了很长的时间,并且一直坐在同一个位子上使劲地用脚蹭地,也不知道他是要做什么。

  后来有人说大英图书馆有两个人的脚印,一个是马克思另一个是袁燕倏,其实这都是无稽之谈。马克思是在这里写出了《资本论》,但是他绝不可能几十年坐在同一个位子上。袁先生更不可能在一天时间里面蹭出一对脚印来。

  (笔者注:马克思脚印这个励志故事,并非赛里斯独有。当年戈尔巴乔夫访英都问过图书馆工作人员同样的问题。)

  7月7日,袁先生在凯恩斯和徐志摩等人的陪同之下参观了剑桥大学,并且见到了当时在此任教的著名经济学家阿瑟-庇古。庇古还赠送了一本1920年出版的《福利经济学》给袁先生当作礼物。

  当晚,他们一同去了现代经济学奠基者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先生的府上,并且吃了一顿晚饭。据凯恩斯和徐志摩这些在场人士的说法,马歇尔非常欣赏袁燕倏先生的《Socialism》,并称袁先生是他所见过的眼光最敏锐的东方经济学家。

  7月8日,袁燕倏参加了曼殊菲儿召集的一次文艺沙龙。邪学会中人几乎全部到场。

  在沙龙里面,袁先生当众朗诵了他的一首旧诗——《泰山》,得到了众人极高的评价。(见第一卷第二百六十五、六章)

  后来远在巴黎的意象派大诗人埃兹拉-庞德读到这首诗之后也是激赏不已,称这是能和自己那首《地铁车站》相提并论的意象派诗作。(注释1)

  7月9日。袁燕倏先生去了徐志摩在沙士顿的住所,而且是一个人……”(笔者注:沙士顿Saston是离剑桥几英里的一座小镇,当时徐志摩和张幼仪就借住在这里,他们住在一个名叫普林斯居的出租房区,主要就是借给剑桥大学学生的。)

  ——节选自《大师无双-英伦乱狂》

  “笃、笃、笃。”

  “Justaminute。”

  “请问你

  请收藏:https://m.4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