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5章 姜阿毛的名字_田间小农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而且,即使春播的时候收不上来,晚个十天半个月的,也不影响春播。村里人还说了,等今年稻子收上来后,也要学着他们家种一些冬小麦。麦子虽然不如米好吃,但也饱腹不是。

  再不济,卖了小麦买大米,也是成的。

  “妞妞,你说的是真的?”姜二柱明显不相信。但看到自己家种的冬小麦,也是这丫头说出来的法子。也对这孩子现在的话开始将信将疑起来。

  “二叔,我还能骗您不成?”姜瑜儿笑着说。

  “可是,你们买那么大一块荒地,你哥跟你子铭都要去学堂,你一个女娃咋照顾得来?”这是他刚才想到的。

  结果,姜瑜儿看了看姜二柱,又看了看自己家哥哥。这不亏是叔侄二人,想到的居然能如此雷同:“二叔,咱一个人照顾不过来,不可以请长工短工来帮忙嘛!”

  结果,她话音刚落,就见姜二柱眉头皱了起来。想也不想,她就知道,肯定又是哥哥的那套说法,不给他开口的机会,又把应付姜阿毛的那套拿出来,说得姜二柱一直觉得哪里不对,但又找不到反驳的。

  不过,他想到了一件事,那就是家里还有一百两,他也去买些荒坡回来开垦,如果真能成了,将来几个孩子还能分着点土地。他们这些庄稼汉,一辈子在土地里刨食,土地才是他们的根本。

  结果,他刚开口,就被姜瑜儿打断了:“二叔,您那一百两您也别想着买荒坡土地的了。我看二毛哥跟栓子也到了上学的年纪,您那些钱就留着给他们哥儿俩上学好了。不求做什么大官,只求不目不识丁。”

  她不知道,她今天的这句不求达官贵人,只求不目不识丁今后却成了姜家的祖训。即使再穷,也会把孩子送进学堂,学上几个字。

  姜二柱看了看侄女儿,又看了看两个准备去学堂上学的侄子,突然间觉得侄女这话说很有道理。回到家,二话不说,跟罗氏一商量,咬牙把两个儿子给送进了学堂。

  也不是姜瑜儿重男轻女,而是这个时代,女子无才便是德,所以很多事情,她都交代好了,让哥哥去做。只是,以后哥哥去了学堂,这个家,就要她撑起来了。

  看了看自己手里的地契,她觉得请长工短工的事情,得提上日程了。

  “哥,咱们去镇学吧!乡学我打听过了,隔壁牛家村的夫子是个童生。论学识,跟镇学里的夫子比起来,真不知道差了多少了。”她一边给哥哥弟弟做衣服,一边跟坐在一旁的哥哥说着话。

  姜阿毛眉头一拧,似是在考虑着什么似的,最后道:“要不,让子铭去镇学吧!我就在乡学就好了。”他还是放心不下妹妹。原本想,他们兄弟二人就在隔壁牛家村上学就好了,谁知道妹妹刚才这一提醒,他仔细一想,还是把弟弟送去镇学。

  看他这样子,

  请收藏:https://m.4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