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87.三种视角下的激流对决_求求了,快回家练琴吧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年轻人一些机会。

  未果。

  直到今年,组委会终于将第三轮比赛的名额增至十四人,但刘姓男评委丝毫不怀疑是因为赛事项目升级的原因。

  因为多出来的两个名额直给予海外获奖选手直接晋级三轮。

  所以通过海选走进二轮的104名选手还是只能去争那12个晋级名额。

  从他的角度,四年之后卷土重来的姜笙在手指的驾驭能力上确实有了质的变化。

  只要接下来的月光不出现重大意外,走进第三轮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

  可如果对方的目标是决赛...

  现场安静片刻,姜笙调整呼吸后再次抬手落指。

  音乐厅的气氛随着沉重的三连音变得沉重,不再如刚才那般汹涌澎湃。

  带着女性柔美的落键再次展现了姜笙对于手指技术的操控,分解三和弦的流动感宛如月光下波光粼粼的湖面。

  还是升c小调。

  贝多芬第十四钢琴奏鸣曲,,又名月光。

  姜笙本轮的第二首作品。

  如四年前同出一辙。

  后台,逐渐调整好心态的李安分出一半注意力回到了姜笙的演奏当中。

  月光不算是他贝奏中的保留曲目,但也算是他研究相对较多的一首贝多芬奏鸣曲。

  没太注意对方的第一乐章。

  只听第二乐章,就和他演奏的思路完全不同。

  尤其是在颤音的使用上,贝多芬在第二乐章设计了多处颤音的演奏。

  五六十小节处,在由D大调在向降D大调过度时,颤音的演奏对音乐表现力的影响非常大。

  李安更偏向于加强音量的演奏,而姜笙着重在密度频率上做文章。

  二者处理谁更高明他不好评价,呈现出的风格最终只能交给评委做比较。

  只不过他二轮的选曲没有月光,但有激流。

  不得不说,这名小个子女选手确实在一开始用激流给他洗了个头。

  原本他以为排在A组第二不算最糟糕的出场顺序,至少不是第一个出场,还有一点时间调整状态。

  然而谁能想到第一个出场的对手就如此强劲,而且还和他选择了同样的练习曲。

  对方凶狠的诠释风格很有渲染力,连他站在后台都能感受到,就不用说台下评委和选赛区的选手。

  他能想象到对方第一个出场,一上来先声夺人制造出的那种震撼。

  还有流畅无比的速度。

  当时李安觉得自己真正的抽到了一个下下签,他还不如抽到第一个上场。

  跟在对方的后面弹激流,再对比二人的诠释风格,他是吃亏的。

  可比赛已经开始了,他必须要冷静的考虑自己在最后这点时间还能如何调整。

  相邻两名的选手撞曲,是评委们最为津津乐道的赛场趣事之一。

  这种对比是最直观的。

  所以怎么能让评委从姜笙的激流中挣脱出来,就是他在这一小环节取胜的关键。

  说来简单,做起来却不容易。

  他的

  请收藏:https://m.4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