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44.教科书般的顶级旋律,信与不信_求求了,快回家练琴吧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对命运的两张不同态度。

  一种态度是往上行进的右手,努力向上挣扎却无法打破被命运牵绊的脚步,可上行到降E音便不得不停下,最后不得不回落到D音。

  另一种态度是向下进行的左手,像是不甘心被命运向下拉扯,贝多芬在此处行至最低音C时,又回头运向上添加了一个增四音,从音程关系看,这依然是是一个挣扎的动作。

  就是因为这个挣扎的增四音,致使和声进行出现了阴暗的减七和弦,又增强了音乐的压迫感。

  两种方向相反,诉求却相同的态度,只用短短几个音符没,便在贝多芬笔下完成了一个高浓度的融合。

  引子主题的悲怆性,至此便埋下了深深一笔。

  然而不仅如此,在这一笔埋下之前,此段还有极容易被学生甚至老师们所忽略到的中声部。

  一个贯穿整小节的重复音。

  此刻这个重复音在李安指下异常平稳的发挥着它的作用,平衡上下进行。

  接而将音乐情绪送至更激烈的下一小节。

  “当——!”

  命运的压迫又一次到来,来的更加勐烈,琴声的挣扎几乎用眼可见,令人不禁感到战栗。

  “当————!

  ”

  当第三次的压迫到来,钢琴压抑已久的情绪终于在这一刻爆发。

  一道坚实华丽的下行音列带着温柔的力量回到起点。

  随着明亮温和的降E大调展开,现场的气氛终于经过一波三折得以舒缓片刻。

  回放引子段落,我们可以从具体的剖析一下李安是如何完美的将情绪通过弹奏方法来表达。

  首先是雷打不乱的稳定节奏,他始终将节奏作为该段落的基石部分。

  其次是对于和弦部分的下键,饱满有力,分量集中,还有和弦之间切换踏板的速度,有心的艺考生一定有注意到李安在每一个和弦落下之前的一瞬提前将踏板踩下去,下一个和弦到来之前必定又提前松开。

  以此反复,所以整个引子段落中,他的和弦演奏效果异常清晰,强后即弱的表现力做到了满分。

  最后就是拿条三十二分音符音群够成的超长连音线,要做到流畅连贯,音色绝不能尖锐,他采用了一半指尖加一半指肚的落指方式,既保证了音色的颗粒感,又保证了音色的圆润饱满。

  整个连线行至最后他做了一个收尾处理。

  这里又有值得强调的东西了。

  古典主义时期的作曲家在长连线的句子最后要有一个略微渐慢的处理。

  而渐慢并不意味着要渐弱,力量绝不能掉,以同样的力度将最后几个音符奏完即可。

  此处从音乐情绪的角度来说,象征着一种挣脱,挣脱需要保持一张由内而外的力量。

  哪怕是渐慢了,坚决的态度是不能改变的。

  一旦做了减弱,整个引子就彻底垮掉了。

  这也就是为什么李安当时为季洋选择了月光三而不是悲

  请收藏:https://m.4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