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46.你看到了什么,那便是什么_求求了,快回家练琴吧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银色光辉真正降临在舞台那一刻。

  正如李安在前天深夜对傅天鸣所说那般。

  “有些音乐无需任何注解。”

  A小姐本能的随着耳边的的钢琴沉吟闭上了眼睛。

  而B先生像是被一双温柔的手轻轻拂过心房。

  一组组低沉的三连音被键盘上那双平稳的手奏出,拉成一条又一条柔和的低音线条,没过多久,整个音乐厅被一张音乐线条所钩织的大网所笼罩。

  冥想、忧伤、感怀、憧憬

  所有的情绪都混杂着其中,令人无瑕顾忌其他。

  你听到了什么,那就是什么。

  并非空谈,因为贝多芬本人的的确确怒给这首作品加过一个标题。

  ‘类似幻想的奏鸣曲’

  并非月光。

  钢琴前,李安警觉地凝视着眼前的十根手指,尽可能的让自己保持一种本能的演奏去为大家呈现他心目中的贝多芬第十四钢琴奏鸣曲。

  他无意去刻意提醒听众,这首月光曲其实与月光本身并没有关系。

  月光的标题与告别和悲怆不同,并非贝多芬本人所意。

  贝多芬本人只是给这首作品加了一个副标题,‘类似幻想的奏鸣曲’

  事实上是一位乐评家听过这首作品之后说,第一乐章令他响起了瑞士琉森湖上水波荡漾的月光,于是出版商顺便加上了“月光”的标题。

  这一标题可谓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促进了这部作品的广泛传播。

  但另一方面该作品也因为过于具象化的标题暗示大大局限了这首乐曲从其他方面被解读的可能性。

  二百年来,这首曲目走到哪里都像是要带着“月光”一般。

  或许朦胧的月夜总给人浪漫诗意的遐想。

  在我们的小学课本里,甚至变成了贝多芬是某天晚上被一位盲女所感动创造了这部作品。

  这个故事是假的。

  或许人们也愿意相信他们听到这首作品时眼前浮现出的那个在月夜下的盲女魅影。

  但李安无意去纠正什么。

  因为这首作品的确是一首爱情的篇章。

  创作月光三的期间,贝多芬正在谈恋爱。

  恋爱对象是一名叫做朱丽叶塔的女孩,他的女学生。

  传言这是贝多芬最长的一段恋爱,最后因门户问题而告吹,留下了这首作品。

  月光的朦胧美和其中澹澹的哀愁的确与爱恋的心绪有些许重合之处。

  忽明忽暗。

  李安指下的第一乐章就是在这样不断的明暗色彩对比中,最后以一种缥缈结束了演奏。

  音乐来到第二乐章。

  李安轻吐一口,在琴键上起起落落的手指肉眼可见的跳跃起来。

  短小的第二乐章夹在两个着名的乐章之间,似乎毫不起眼。

  然而,从李安对整部作品的分析来看,这个颇具谐谑意味的间奏曲却是那么恰当。

  鉴于第一乐章的慢,第二乐章这里换成了一组节奏精美的小快板。

  使得三个乐章在速度上依次为柔板-

  请收藏:https://m.4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