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位大波浪,病床一角的小孩_求求了,快回家练琴吧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生义看做日常生活中的语言表达。

  同样一句话,不同的断句会产生出不同的含义。

  披肩长发大波浪。(√)

  披肩长发,大波,浪。(x)

  在音乐演奏中,段落句子的划分会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出现,以连线划分,以一个休止符划分,以小节划分,以旋律进行划分,以和声进行划分,以作品时代风格划分,以个人经验理解划分,等等如此之多的划分方式也将演奏者的程度和阶段拉开。

  对于孩子,最好理解、也是最容易让他们接受的其实就是作曲家或译谱者在谱面上留下的连音线。

  国际惯例,连音线下的每一个音按照顺序排练组成了一句话,弧线收尾的那个音,后面通常应该加一个我们想象中的逗号或句号。

  最小单位的句子自然是两音头顶的那根小连线,参照小北练习提落时的——“你-好。”

  那天李安讲着讲多了,说到了谱面上根本没有出现的东西,他说一根大连线下面,其实还可以再分为一些隐形的小连线。

  也就是同样一组句子,我们用不同的咬字(力度)和语速(速度)说话(演奏),便可以让它们续表达出不同的含义。

  这已经很抽象了。

  但是马可当时直接向他提了一个问题,马可问:老师,那有c位么

  李安一瞬有点诧异,他没想到马可不但听进去了,还能延想出这样一个问题。

  一个值得他思考的问题,孩子的问题翻译一下就是这些包含在大连线下的隐形小句子里有没有主次之分。

  他对马可说:这个问题老师得回去想想。

  随后几日,李安在日常练琴中时长思考这个问题,而问题的答桉他是在和陈璇合莫扎特的一晚想明白的。

  善于在作品中制造戏剧效果的莫扎特别喜欢用大量连线,从莫扎特音乐的聚焦性,他领悟到了一些他暂时还不能完全确定的东西。

  但足够让他整理出一些可以给孩子们确立关于句子理解的正确角度

  下次上课的时候,李安给马可布置了初赛曲目。

  顺便他把整理好的答桉告诉了马可。

  “每一个句子,都有一个c位音,这个音在这个句子里是最重要的。”

  还有一句他留在了心里,那是他未来要继续通过实践探索去思考的问题——是否那个在一个长句子中所代表c位音的音符,它所处在的隐形小连线就是这个大句子的c位小句——这点有待商榷。

  这节课上,马可也再次向李安展现了一个孩子的想象力。

  在征询他的同意后,在他的指导下,马可在初赛曲目中的每一条连线里都找到了那个c位音,并用马克笔在上方标记了一个小小的c。

  李安借机引导,告诉马可这或许是一个不错的背谱方式。

  有记忆点的背诵无疑比死磕硬要更有效率,记得也越深。

  或许这也是马可最

  请收藏:https://m.4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