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76.旅途记事六十二:指挥家与五小天鹅_求求了,快回家练琴吧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琴声、击掌三种音色交织,但五组给台下的感觉要比刚才四组的效果更加整齐。

  每当大家看到王小虎高高扬起双手,音乐就肉眼可见地变强,每当大家看到王小虎一只手挥动另一只手在身前做下压动作,声乐和击打节奏的整体音量就会在一个瞬间减弱。

  “这孩子学过指挥?”X老班侧脸小声问。

  “他挺喜欢指挥,不过我还没让他学,”李安小声回答,“这是他第一次登台演出。”

  X老板点点头:“不错,第一次就能做到这种程度很难得了,肢体动作协调,感觉和意识也有,家里条件怎么样?”

  李安:“他家里没问题,就是他自己的程度还太浅了,以前不好好学。”

  X老板笑:“现在也不迟,可以试试。”

  李安笑笑,确实如X老板所说,看着眼前这一幕,他也觉得王小虎可以。

  肢体方面就不用说了,有几年游泳的身体条件打底,王小虎的动作确实好看。

  很多久学音乐的人也不一定能做出这样的动作,腰板挺拔,会配合脚下借力向前送手臂,每一次挥手都给人以舒展的感官,不像他,他指挥的动作就不好看,有些动作他做出来就没有那种静动之间的力量感。

  如果只是动作好看,他也不会认为王小虎可以。

  X老板所说的可以,是认为王小虎可以尝试走走这条路,他觉得可以,也有一层这个意思在里面。

  指挥毕竟不是一项体育运动,光有动作和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有一种感觉在里面。

  需要一种甚至是盲目的自信,一种能调动让所有乐手甘心为其服务的绝对威严。

  从前他老是说王小虎瞎自信,但是在指挥台下,指挥需要这种感觉。

  那种由内而外的气质是指挥能够引导音乐并创造音乐的根本。

  知识可以累积,但是与生俱来的自信是无法用量变引发质变的。

  指挥帝王卡拉扬曾说,如果一个指挥没有自信,那么他就什么都不是。

  就看王小虎刚才面向台下鞠躬那一刻的目光,李安隔空都能感受到其中那份轻松从容,就好像一切都在对方的掌握中。

  如果对方不是自己的学生,他肯定想象不到这孩子的综合音乐素养只是个半吊子。

  但是。

  即便李安知道王小虎还是个半吊子,他也不能否定王小虎在指挥上所展现出的天赋。

  而且就是因为王小虎是个半吊子,他才通过刚才的一帧画面确定了想让王小虎尝试走走这条路的想法。

  今天下午他用他的方式给五组的孩子讲了强弱,给其他孩子讲课的同时,他也在给王小虎讲。

  教学点的反馈以及对孩子们后面排练的观察,他确定王小虎已经明白了音乐在行进中的强弱关系。

  但是在实际运用中,或者说如何运用,又是另外一个课题了。

  可王小虎干了什么?

  王小虎自己不用弹,通过双手指挥唐小星弹。

  王小虎用双手的力度和身体的幅度暗示大家——这里要弱了,这里要强了。

  然后音乐能力强的孩子按照王小虎的指挥将音乐的强弱做出来了,而在他听来,音乐起伏效果非常值得圈点。

  也就是说王小虎通过他下午的讲课,在实际指挥对这首音乐进行了一种自我诠释。

  并且这种诠释并不是没有章法在里面的,甚至王小虎还会用一只手匀速挥节奏,用另一只手压低的动作示意大家在速度不变下作渐弱效果。

  虽然除了唐小星其他孩子都做了快速减弱,但这里已经可以充分说明王小虎在找机会过程中具有冷静的头脑。

  一首完整的音乐不可能让人从头到尾打鸡血。

  王小虎并没有带着音乐坐过山车,他明白什么地方应该平稳进行,所以他做出了那样的手势。

  换作一般的孩子,在今天这样的场合中未必会有这般冷静的头脑,更多会出现的情况是在燥热舞台上感受着台下看不见的目光和眼前的激昂音乐,然后竭尽全力大开大合挥舞手臂。

  请收藏:https://m.4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