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636章 黄盖被俘_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颜色很相近!所以远看根本看不出来。

  此刻,黄盖才想起,之前那几天对方对虎林港水寨的佯攻过程中,哪怕一次都没有让五牙战舰靠近过水寨,所以守军根本也不知道这种兵器技术改良的存在。

  毕竟,吴军水兵有很多是在半年前的血战中就见识过五牙战舰的,那次在沙羡到赤壁的长江江面上,多少吴军水兵目睹了自己的坐船被五牙战舰的大拍杆砸沉、被千钧巨斧撞角撞沉。

  那种给他们留下了巨大心理阴影的兵器,有些什么技术特点,水兵们怎么可能印象不深刻。

  可偏偏就是印象太深刻了,形成刻板印象了,敌人又一次升级优化之后,他们完全没意识到。

  ……

  汉军五牙战舰包铁皮这个操作,毫无疑问就是李素的安排。

  历史上,铁甲船的最初出现,其实就是为了防火。相比之下,防动能贯穿攻击的要求,反而要低得多。因为无论是明朝时朝鲜的龟船还是曰本的铁甲船,都只是包了一层一两分厚的铁皮。

  铁虽然比木头坚韧,但这么点厚度,如果拿几寸甚至一尺厚的木头来替代,等效结构强度肯定是比薄薄一层铁要强的。而铁皮最大的优势,就是不会被引燃了。

  历史上,织田信长围困石山本愿寺(后来的大阪城)达十年,前十年之所以围不死那些僧兵的补给线,就是因为敌方的村上水军拥有“焙烙玉”(一种投掷的陶罐火药燃烧弹),把信长一方九鬼嘉隆的战船都烧得鬼哭狼嚎。

  九鬼嘉隆给战船加了铁皮之后,村上水军的焙烙玉马上就因为无法贯穿铁皮后放火,被打得惨败。

  石山本愿寺灭亡后,村上水军慢慢吸取教训,后来把“焙烙玉”和大炮结合起来,变成用大炮发射爆破燃烧弹,改良成“焙烙火矢”,才算是再次破了铁甲船的防御。

  具体原理无非是用大炮发射的弹丸先把铁皮外装甲击穿、燃烧弹射到船内部后再爆炸起火——可惜的是,如今才198年,连李素都没制造大炮,李素的敌人哪来的大炮?他们目前用的燃烧弹,怕是这辈子都别想突破铁甲船的防火层了。

  基于对敌我水战实力的分析,给主力战舰包铁皮这事儿,李素早就想做了,但半年前因为赶工来不及,所以只给了他的旗舰包了,那条八百吨的天下第一大舰。

  只不过,李素这人比较稳健,所以在沙羡-赤壁之战中,他的旗舰没有上前拼杀,一直宅在后面,也就导致敌人完全没意识到世上有这种技术的存在。

  否则,那次李素哪怕让他的座舰亲冒矢石那么一次,周瑜黄盖怕是都不会被蒙在鼓里。

  另一方面,去年冬天那场大战,李素来不及给战船包铁皮,但他依然允许主力舰出战,这并不是他疏忽大意或者要求低,纯粹是李素审时度势、冷静

  请收藏:https://m.4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