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69_石油咽喉保卫战(修改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远近表面上表现为政治学的豪猪理论,不太远,也不能太近,保持最佳距离。更表面一点,是南北政治家们做秀给百姓看的工具。我们即使有朝一日实现了南北统一也不是摆脱中国,而是在经济基础上更深厚地与中国结为一体。中、俄、朝(韩)、日本的大东北亚经济共同体必然出现。

  蒙古大乌拉尔主席继续着这个思考。

  在奴隶制时代,劳动方式是大量重复叠加的简单集合式,万人才能拖动金字塔的一块石头,战争成为兼并和加大生产的重复叠加规模的必要手段,军事家英雄辈出,国家规模向集合统一越来越大的方向发展,国家就必然越兼并越大,那种生产方式决定了各地的小国小邦都在走向统一,

  那时,蒙古铁骑东征西杀,统一了大半个欧亚大陆。在生产方式进入农业和手工业分工时代以后,大规模的同种重复劳动已经过时,简单劳动重复叠加的规模集约化越来越不是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反而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楛,不同种的劳动——分工,开始占据主流并越来越成为生产力进步的手段。于是,大规模重复叠加集约的简单劳动解体,建立在此基础上的庞大国家随之解体。欧洲农业经济的城邦小国遍地开花,蒙古帝国无可奈何地解体没落。中国的农业文明出现的最早,这一进程提前到来,诸侯并起,七国春秋,三国演义。到了元朝,蒙古的落后生产力的统一不能持久,元朝文化被同化,同样,落后的女真蛮族进关后也不可避免地被同化。

  仔细想一想,大乌拉尔主席内心觉得当时游牧民族的攻城掠地还算不上简单劳动的重复叠加,其实就是抢掠,踏平一处村庄,就抢光村里的粮食家畜,攻陷一座城市,就掠走一座城市的财富,蒙古铁骑过处,留下一座座废墟,获取财富的方式不是生产而是抢掠,掠净一处地方,这个地方就剩不下什么了,游骑群要吃饭就只好抢掠下一处地方,游牧部落没有留下来生产建设,没有农业种植,把大片农田退化成牧场,又没有真的变成牧场,水草没那么快长出来,牛羊无法放牧,牧人们变成骑兵,有现成财富可抢谁还耐心留下来畜牧,抢掠式游骑的流动实在算不上是一种生产方式,而只是一种生活方式——抢现成的,不生产。这样看来,先祖们也不是非要全力以赴地开疆辟土,不是立志于让游牧帝国的版图扩大到全世界,而只是——不得不为之,抢干净一个地方,要吃饭,就只好到新的地方去抢,到更远的地方去抢,到帝国版图边缘的地方去抢,抢掠式扩张的背后,实在是隐藏着维持生存的无奈。

  这样看来,游牧部落对狼的崇拜,其实是对抢掠生存方式的崇拜,狼是只掠食不建设的,狼是近

  请收藏:https://m.4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